黄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更年期崩漏不只是月经问题,肾阳不足脾虚 [复制链接]

1#

最近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到了更年期本该走的月经反而赖着不走了了?

其实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衰所导致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描述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肾气衰竭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就包括月经异常和崩漏。

中医认为,崩漏的发生与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与肾阳不足、脾气虚弱和肝血亏虚有关。女性到了更年期,由于肾气逐渐衰退,天癸(生殖之精)日益枯竭,不仅导致生殖功能逐渐衰退,还直接影响到肾、脾、肝三脏的功能协调。肾阳不足,无法温煦和推动血液运行,使得血液易于停滞或外溢;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统摄血液的能力下降,血液容易溢出脉外;肝血亏虚,不仅无法滋养胞宫,还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进一步扰乱血行。这三者共同作用,使得更年期女性特别容易发生崩漏,即非经期的大量出血或长期淋漓不尽,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

40岁的赵女士所展现的症状,正是更年期女性中较为典型的病例之一。她经历了月经的严重紊乱,不仅周期不规律,而且出血量异常增多,同时伴有畏寒肢冷等明显不适感。这些症状之外,她还表现出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惫不堪,日常言语间少气懒言,食欲显著减退,进食后大便往往不成形,口虽觉干却无饮水之欲。月经的颜色也显得暗淡无光,并时常伴有小腹冷坠的疼痛和腰腿乏力的困扰。舌象检查中,舌体呈现淡紫色,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进一步印证了其体质的虚弱状态。

综合赵女士的这些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她处于气血阴阳俱虚的复杂病理状态,尤其以肾阳虚衰、脾虚气弱和肝血不足为显著特点。因此,治疗时应遵循温阳益气、养血守阴的原则,方剂选用黄土汤加味。

赤石脂、制附子、熟地、炒白术、炙甘草、阿胶、炒黄芩、党参、炮姜、炙黄芪、当归

此方结合了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养肝血、固摄止血的功效,旨在全面调理患者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崩漏问题,方中赤石脂和炮姜有止血之功,可以缓解月经的淋漓不尽;制附子、炙甘草、炒白术、党参和炙黄芪则能温阳益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无华等症状;熟地、阿胶和当归则能养血守阴,滋补肝血,使胞宫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改善月经的量和色。此外,炒黄芩的加入,虽非主要止血成分,但其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特性,能有效防止温补药物过热而导致血热妄行,起到了平衡方剂整体温补与清凉的作用,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因补而生热,加重出血情况。

这个患者用药后第三天经血全止。按原方于月经前3-5天,再服10剂,连续二个月。从此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未再出现崩漏。

更年期女性发生崩漏虽为常见现象,但若伴随明显不适或出血量异常增多,一定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调理,保持作息规律与饮食均衡。尤其是那些患有子宫肌瘤、腺肌症、内异症等妇科疾病的患者,更应注重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此类疾病可能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平衡与子宫收缩功能,从而增加崩漏的发生风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