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火犯胃大肠湿热心肾不交,三证三方, [复制链接]

1#
盖博士遮盖液 https://m.39.net/disease/a_8342574.html
中药的配伍,历来就是最难掌握之处。虽然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根据君臣佐使(主辅佐使)的原则,根据辨证确定的治法,在海量的中药“宝库”里选择性用相近之品。但有时候,选择太多也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事情。比如需要清热之时,则有如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黄连等很多可供选择,总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部用上吧?但如何就能确定自己选中的,就是最合适的呢?这就需要殷实的中药功底、一定的经验才能做到了。关于中药的配伍,历代医家大致的方向其实都是一致的:在精不在多。也就是说,只要“对症”,根本不必为选择而犯难。一个传统的中医,一辈子用到的中草药,大致也就在三百味左右而已。也就是说,大概在三百味左右的中药,即可满足绝大多数日常辩证组方的要求。由此可见,每一味中药,都有可能是“多面手”,完全能发挥多种多样的功用——当然,这也是中药配伍的精髓所在。那么,如何确定每一味中药的灵活配伍呢?我们或许可以根据几个例子来加深映像。在中医辨证里,肝火犯胃、大肠湿热、心肾不交这三个证候,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干的证候。由此衍生的治法理所当然也有天壤之别。按道理,根据正常的组方原则来说,治法不同,所选择的组方中药也应该相去甚远。但实际情况如却让不熟悉中药的人大跌眼镜。从辩证论治的层面看,肝火犯胃一般阴肝郁化火而来,确定的治法应该是疏肝解郁,清肝降火而清胃养胃;大肠湿热比较简单一些,清利湿热而已;心肾不交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伤杂症,治法当以水火交泰为原则。这样截然不同的辩证、治法,它们的组方却有很接近的情况:都各有一个成方,都只用到两味药,都用到了同一味药。下面,就此来分析一下: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