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载23芽孢杆菌发酵中兽药制剂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医术怎么样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498647.html

乔宏兴

(1)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流程。有研究者研究了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流程,首先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含不同浓度黄芪提取液的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分别取培养24h、48h、72h的培养液测菌液浓度、芽孢形成率和OD值。对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温度和摇床转速4个条件进行正交实验,确定60%黄芪提取液的添加量、培养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为8.0、装液量为mL(mL三角瓶)、接种量为3%、恒温摇床转速r/min,发酵时间为48h。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提取物的培养基最佳配方,采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黄芪生药含量为0.5g/mL,每mL培养基中含豆粕2.0g、玉米2.0g、麸皮2.5g时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最多,可达到8.34×CFU/mL,芽孢率大于90%。与摇瓶培养相比,发酵罐培养可以明显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86×CFU/mL。

(2)芽孢杆菌发酵辣蓼与牛耳枫工艺优化研究。辣蓼与牛耳枫是民间防治胃肠道疾病的经典中药复方,已经证实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药效成分。有研究者首先探索辣蓼和牛耳枫药材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采用微生物发酵对枫蓼复方进行工艺优化,以发酵产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指标来筛选发酵菌种、优化发酵条件,旨在获得廉价、高效、零污染的中药复方发酵成品。结果表明所选发酵菌种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对枫蓼复方的发酵效果最优,确定其为目的菌株。在此前提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最适菌量为33μL/g,培养基初始pH7.0,温度28℃,80%的发酵湿度,最佳料液比为枫蓼:培养基:水=1:1:0。

(3)丙冬甘宁中药方剂发酵的研究。有研究者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丙冬甘宁中药方剂经芽孢杆菌发酵前后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发酵液和未发酵液中均有柴胡皂苷a和d的薄层点,并且发酵液比未发酵液多中了两个薄层点,这两种物质可能为柴胡皂苷a和d的苷元。液相结果表明发酵后甘草次酸、黄芩素含量升高,而甘草酸、黄芩苷含量下降。深入研究发现甘草次酸比甘草酸少了一个葡萄糖、黄芩素比黄芩苷少了一个葡萄糖,而黄芩素、甘草次酸、柴胡皂苷苷元等可以不经过肠道分解,直接被吸收入血液,见效快,因此,通过生物发酵提高了中药的药效,加快了中药的作用速度。

(4)产纤溶酶地衣芽孢杆菌与中药红花相辅相成作用的研究。有研究者研究中药红花与地衣芽孢杆菌C2-13共发酵,实验以纤溶酶活力为依据,利用“系统全面反馈优化实验技术”,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试验取红花全花40℃条件下干燥,粉碎过筛,按一定比例加入初始发酵培养基中,高压灭菌后接种培养。通过17项试验得到发酵培养基配方:碳源为蔗糖2.0%、玉米粉0.5%,氮源为酵母膏0.6%,无机盐为氯化钙0.1%、磷酸二氢钾0.85%、硫酸镁0.5%等;发酵条件:接种量1.5%、发酵温度39℃、初始pH为10、装液量为10%、发酵时间36h。在此最优实验条件下获到C2-13产纤维蛋白溶解酶最高酶活力为IU/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